首页 资讯 正文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体育正文 116 0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远处是金浪翻滚、大漠风光,近处是花儿朵朵、娇颜绽放——近日,塔克拉玛干沙漠(tǎkèlāmǎgànshāmò)的10万株玫瑰(méiguī)开花了。这片花海是去年新疆于田县在(zài)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最后种下的。给沙漠系上“绿围脖”,以(yǐ)玫瑰最后“锁边”合龙,画面唯美而震撼:这就是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(zhìshā)奇迹,就是治沙人的浪漫情怀。 沙漠里种玫瑰,审美价值之上有着科学考量。于田沙漠玫瑰多呈丛生状,植株密集,生长时,繁茂枝叶有效阻挡风沙,根系还(hái)能固沙(gùshā),对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大有益处。但要种出种好玫瑰并不容易,当地降水少,水源匮乏,频频侵袭的风沙在(zài)严重时还会掩埋(yǎnmái)植株。狂风裹挟沙粒,曾经将近1/3的玫瑰幼苗完全掩埋,最终功亏一篑。科研人员此后多次(duōcì)试验、改进方法(fāngfǎ),当地群众不畏烈日、逆风而行,终于让玫瑰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扎根,迎来今日的如霞盛景(shèngjǐng)。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,是中国最大(dà)、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,能轻易吞噬绿洲村庄。与风沙较量,人类没有绝对的(de)胜算,只有靠坚韧不拔(jiānrènbùbá)、迎难而上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各族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铺设了50.52万亩草方格,累计开展人工造林1725.48万亩,植树(shù)20亿株。这些树如果按(àn)1米的株距排开,可以绕地球近50圈。从塔克拉玛干到(dào)毛乌素再到塞罕坝,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再到“人沙和谐”,一个又一个“不可能(kěnéng)”变成“可能”,背后是无数(wúshù)人的尺寸之力积出千秋之功。 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研究显示,地球与20年前相比有了更多的(de)绿色。其中,我国(wǒguó)人工林面积(miànjī)世界第一,贡献了全球约1/4的新增绿化面积。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没有因(yīn)发展压力而涸泽而渔、透支明天,而是成长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,以自己的成功实践树立了“绿色样板(yàngbǎn)”。 荒漠化被视为“地球之癌”,如何防治关系(guānxì)人类(rénlèi)永续发展。这些年,中国积极(jījí)履行自身责任,更充分展示大国担当。推动《联合国(liánhéguó)防治荒漠化公约》建立履约审查委员会,制定战略框架和实施目标;总结100多项荒漠化防治技术,其中一些已在40多个(duōgè)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……源自中国的经验技术、行动方案,为世界防沙治沙(zhìshā)事业提供借鉴,那不断拓展的点点新绿,也给予了人们更多信心。 “不在舒适区里精致,而在挑战中绽放”,沙漠(shāmò)玫瑰的气质(qìzhì)又何尝不是中国(zhōngguó)人的精神特质?一茬接着一茬种,一代接着一代干,驰而不息,久久为功,沉甸甸的绿色家底,定会撑起中国人最美好的明天。 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