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利优质稻稳产提质 打造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产区
监利优质稻稳产提质 打造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产区
监利优质稻稳产提质 打造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产区正值中稻(zhōngdào)插秧高峰期,走进湖北监利红城乡,水稻田里机器轰鸣,插秧机穿梭,将一株株嫩绿(nènlǜ)秧苗插入田中。
“一台乘坐式插秧机一天能完成60亩稻田插秧,是人工的60倍(bèi)。”监利市嘉润(shìjiārùn)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智说,该合作社种植(zhòngzhí)了4000多亩优质稻,实现从育秧、耕整、插秧,到施肥(shīféi)、防治、收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、绿色(lǜsè)化、标准化作业,成为“江汉大米”核心基地之一。
湖北水稻(shuǐdào)总产量长期居于(jūyú)全国前列(qiánliè),近年重点建设“江汉大米”区域公用品牌,提升湖北大米市场竞争力。监利市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20万亩(wànmǔ)以上,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上,依托自然、技术、产业等优势,正全力打造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产区。
湖北监利水稻(shuǐdào)插秧现场。(无人机照片) 吴淘淘 摄
“‘江汉大米’有6个(gè)主导品种(pǐnzhǒng),监利遴选3个品种进行推广(tuīguǎng)种植,统一供种、农业监管,既保证用种质量,也降低购种成本。”杨永智说,通过组织农户标准化种植并优价收购,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得以保证,为“江汉大米”提供(tígōng)稳定粮源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监利优质稻(yōuzhìdào)核心(héxīn)基地达5万亩(wànmǔ),带动优质稻种植面积40万亩;2025年,监利将优质稻核心基地增至8万亩,预计辐射带动优质稻种植面积60万亩。
“产量(chǎnliàng)优势之外,全程绿色化、标准化生产,保障了‘江汉大米’的高品质。”监利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(zhōngxīn)副主任董智森介绍,该市重点推广虾稻、油稻等种养模式,构建稻田(dàotián)良性生态系统。
在红城乡,连片稻田中分布(fēnbù)着太阳能杀虫灯、害虫诱捕器等装置,田埂上花草摇曳,吸引昆虫忙碌。“通过生物和物理手段对病虫害(bìngchónghài)进行绿色(lǜsè)防控(fángkòng),利用赤眼蜂、香根草等以虫杀虫、以草治虫,并投入(tóurù)微生物分解有机质,保护稻田生态,实现了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。”董智森说。
毕利霞(bìlìxiá)使用智慧农场管理平台进行农机作业数字化管理。(资料图(tú))熊炜明 摄
在黄歇口镇兴华智慧农场,科技让水稻生产具备精准数据支撑。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轻点屏幕,智慧农场管理(nóngchǎngguǎnlǐ)平台上,土壤墒情、长势监测、虫害(chónghài)识别(shíbié)、农机作业情况等(děng)数据实时显示。
“通过北斗导航、物联网、大(dà)数据、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等(děng)技术应用,实现了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。”毕利霞说(shuō),智慧农场管理平台覆盖该合作社2000多亩“江汉大米”稻田,以智能化精准作业及田间管理实现生产标准化,让大米品质始终如一。
图为(túwèi)“江汉大米”产品。郑子颜 摄
“目前,监利扛起‘江汉大米’品牌创建大旗(dàqí),打造(dǎzào)核心产区,推动粮食大县向品牌强县迈进。”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(júzhǎng)施昌好介绍,该市以优质稻规模化生产为抓手,持续实施(shíshī)“八个三”工程,全(quán)要素赋能稻米生产,全过程加大支持力度,全方位服务品牌创建。
如今(rújīn),“江汉大米”品牌地图已点亮国内13个城市。借助交易会、推介会等(děng)平台,监利线上线下发力拓展市场,这里产出的优质“江汉大米”正逐步从区域走向(zǒuxiàng)全国。(作者 卢琪 廖桥)

正值中稻(zhōngdào)插秧高峰期,走进湖北监利红城乡,水稻田里机器轰鸣,插秧机穿梭,将一株株嫩绿(nènlǜ)秧苗插入田中。
“一台乘坐式插秧机一天能完成60亩稻田插秧,是人工的60倍(bèi)。”监利市嘉润(shìjiārùn)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智说,该合作社种植(zhòngzhí)了4000多亩优质稻,实现从育秧、耕整、插秧,到施肥(shīféi)、防治、收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、绿色(lǜsè)化、标准化作业,成为“江汉大米”核心基地之一。
湖北水稻(shuǐdào)总产量长期居于(jūyú)全国前列(qiánliè),近年重点建设“江汉大米”区域公用品牌,提升湖北大米市场竞争力。监利市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20万亩(wànmǔ)以上,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上,依托自然、技术、产业等优势,正全力打造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产区。

湖北监利水稻(shuǐdào)插秧现场。(无人机照片) 吴淘淘 摄
“‘江汉大米’有6个(gè)主导品种(pǐnzhǒng),监利遴选3个品种进行推广(tuīguǎng)种植,统一供种、农业监管,既保证用种质量,也降低购种成本。”杨永智说,通过组织农户标准化种植并优价收购,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得以保证,为“江汉大米”提供(tígōng)稳定粮源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监利优质稻(yōuzhìdào)核心(héxīn)基地达5万亩(wànmǔ),带动优质稻种植面积40万亩;2025年,监利将优质稻核心基地增至8万亩,预计辐射带动优质稻种植面积60万亩。
“产量(chǎnliàng)优势之外,全程绿色化、标准化生产,保障了‘江汉大米’的高品质。”监利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(zhōngxīn)副主任董智森介绍,该市重点推广虾稻、油稻等种养模式,构建稻田(dàotián)良性生态系统。
在红城乡,连片稻田中分布(fēnbù)着太阳能杀虫灯、害虫诱捕器等装置,田埂上花草摇曳,吸引昆虫忙碌。“通过生物和物理手段对病虫害(bìngchónghài)进行绿色(lǜsè)防控(fángkòng),利用赤眼蜂、香根草等以虫杀虫、以草治虫,并投入(tóurù)微生物分解有机质,保护稻田生态,实现了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。”董智森说。

毕利霞(bìlìxiá)使用智慧农场管理平台进行农机作业数字化管理。(资料图(tú))熊炜明 摄
在黄歇口镇兴华智慧农场,科技让水稻生产具备精准数据支撑。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轻点屏幕,智慧农场管理(nóngchǎngguǎnlǐ)平台上,土壤墒情、长势监测、虫害(chónghài)识别(shíbié)、农机作业情况等(děng)数据实时显示。
“通过北斗导航、物联网、大(dà)数据、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等(děng)技术应用,实现了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。”毕利霞说(shuō),智慧农场管理平台覆盖该合作社2000多亩“江汉大米”稻田,以智能化精准作业及田间管理实现生产标准化,让大米品质始终如一。
图为(túwèi)“江汉大米”产品。郑子颜 摄
“目前,监利扛起‘江汉大米’品牌创建大旗(dàqí),打造(dǎzào)核心产区,推动粮食大县向品牌强县迈进。”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(júzhǎng)施昌好介绍,该市以优质稻规模化生产为抓手,持续实施(shíshī)“八个三”工程,全(quán)要素赋能稻米生产,全过程加大支持力度,全方位服务品牌创建。
如今(rújīn),“江汉大米”品牌地图已点亮国内13个城市。借助交易会、推介会等(děng)平台,监利线上线下发力拓展市场,这里产出的优质“江汉大米”正逐步从区域走向(zǒuxiàng)全国。(作者 卢琪 廖桥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